耐熱性是指油墨受熱時顏色不發生變化的能力。耐熱性強表明了印刷品被加熱到較高的溫度時,油墨不會產生變色現象。油墨的耐熱性主要取決于顏料和連結料的種類及性能。有些顏料在加熱時不但產生變色,甚至發生變化。
耐酸、堿、水、溶劑(醇)性
這項性能是指油墨在酸、堿、水、醇或其他溶劑的作用下,顏色及性能不發生變化的能力,又稱為油墨的耐化學性或耐抗性。油墨的耐化學性強,在酸、堿等物質的作用下,顏色和油墨的性質不會發生變化。油墨的耐化學性是由顏料和連結料的種類及性能決定的,并與顏料和連結料結合的狀態有關,與油墨的穩定性有關。
油墨“白化”主要是指溶劑中含有水分,印在薄膜上失去光澤,嚴重時色相也會有些變化,其實從材料供應方面分析,溶劑中含有水分的概率倒不是很高,絕1對不含水分是不可能的,所有溶劑的純度總有一定的百分比,印刷過程中使用的溶劑,對水分總有一個寬容度不必斤斤計較。油墨白化的產生往往同使用過程中油墨吸收環境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有關,筆者曾看到一家企業在梅雨季節用新墨印刷,剛開始的2個小時內印品色相沒有變化,但2個小時后,由于油墨逐漸分層,印品失去光澤,要更換新墨才能恢復正常。凹印在使用醇溶性油墨時對環境會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周圍環境的濕度不能太高,否則乙醇會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因此要車間安裝恒溫恒濕裝置,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不超過70%,以避免油墨白化。
多余的膠印油墨要如何存放
印刷廠有時印刷油墨會在工作結束后還有剩余的油墨,那印刷剩余膠印油墨應該如何處理?由于各種原因不再使用(不是不能用)的專色墨,油墨廠家建議可以調整為其他專色而用掉,一般是淺色墨調成深色墨。值得注意的是,要控制和盡量消化掉剩余油墨,對印刷操作工一定要有相配套的獎懲制度。否則,難以有很大成效。因為無論如何剩墨也沒新墨好用,沒有一定的制度監督,操作工會很隨意地調整用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印刷品的質量是看有無刀線,層次過渡是否自然,網點轉移是否成功等等,而不是這個顏色就是質量差,那個顏色就是質量好。特別是新品種,油墨廠家覺得根本沒必要把原色調整來調整去。這點做好了,就可大大地減少剩余膠印油墨的庫存。
您好,歡迎蒞臨得利高,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